宿命之环

一 通道争议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红军进行无后方的战略远征,几乎所有人都感到给部队带来严重的困难。

博古、李德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师的原定计划。这个计划是很有诱惑力的,哪一个指战员不想快一点有个“家”,以做立足之地?如果真能与二、六军团合在一起,战斗力就会增强许多。

三十九年后,李德仍然坚持他这一主张,为这个计划未能实现而耿耿于怀,他在《中国纪事》中这样写道:

在到达黎平之前,我们举行了一次飞行会议,会上讨论了作战方案。在谈到原来计划时,我提请大家注意:是否可以让那些在平行路线上追击我们或向西面战略要地追赶的周(浑元)部和其他敌军超过我们。我们自己在他们背后转向北方,与二军团建立联系。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萧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但是,毛泽东认为这个计划是不切实际的,认为这个计划将使红军有全部覆灭的危险。

毛泽东提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这种思考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也不是一种随意的想象。他是从与蒋介石的多次较量中,探索蒋介石本人的军事思想深度和原则,而得到的结论。他在最大可能的视界内,做到知己知彼。因为这次西征——大的战略转移,实际上是同蒋介石在战略上的一次总较量。

蒋介石是在对鄂豫皖、湘鄂西围剿取得决定性成果后,才集中兵力来对付中央苏区的。他对这次主力西征的目的地应该是很清楚的——与二、六军团会合。一个已经被敌人熟知的战略意图,仍然不顾一切地去实施,无疑是自投罗网。

毛泽东的这个判断是对的。蒋介石在他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防线被突破之后,他立即重新调整部署,进行新的追堵。他的计划是围歼红军残部于“黎平、锦屏、黔阳以东;黔阳、武冈、宝庆以南;永州、桂林以西;龙胜、洪州以北地区。”

蒋介石判定中央红军必然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因此,他把追剿兵力重点布置在湘西地区。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湖南军阀何健,在湘西地区赶筑四道防御碉堡线。

这四道封锁线,在红军总部的军用地图上,用蓝线标示出来,特别清晰。

第一道堡垒线:从新宁县起,经七昨桥、窑上、豆子坪、唐家园、五里渡、城步县城、丹口、菁芜州、通道县、靖县、让口、东城场、牛埠至藏江。

第二道堡垒线:从新宁县起,经江口、飞仙桥、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男主死了很多年 全世界我最红[快穿] 教主精分日记(反穿) 豪门生活观察日志 新婚夜被打入天牢,战神皇叔缠上我! 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 失火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