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三 历史记忆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自己的恩公。

于公,韩信是汉朝的恩公。没有韩信的合围垓下,刘邦不可能灭项,当然也不可能建汉。

一个忘恩负义,杀掉自己恩公的人,人们怎么可能给她一个好评?

民间一直流传着吕后杀韩信“三不见”的故事:说高祖刘邦曾经和韩信有一个约定: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

那么吕后怎么杀韩信呢?她把韩信装进一个布袋里,把他兜起来,悬起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然后用竹签子,一点一点把他刺死,这个说法没有任何历史记载,纯属民间文学。但是民间文学的创作,也是有来头的,这个民间文学的来源,是对吕后残忍的基本认识,在吕后残忍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杜撰出来的,如果吕后是一个贤惠的人,你杜撰这个故事没有人相信,而这一个“三不见”,现在流传很广,很多人知道这个故事,甚至以为这就是正史的记载,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绝无其事。这正说明吕后的这个民间形象非常恶劣。你知恩不但不图报,而且以怨报德,这么一个以怨报德的人,怎么能够得到民间百姓的善评呢?不可能啊,这是杀功臣。

再谈诛戚姬。

吕后杀戚夫人,制造“人彘”事件是她人生的一大败笔!

戚夫人确有取死之道,我们前面讲过,戚夫人她最大的失误,就是她不应当仰仗着刘邦的宠爱挑战吕后和太子的位置。这是她的失误。但是这个失误罪不至诛啊,不至于死啊,而且她是怎么死的,是“人彘”啊,这个“人彘”事件发生以后,史书记载,吕后让她的儿子去看这个“人彘”,汉惠帝是吕后的亲生儿子啊,她儿子竟说了一句话,“此非人所为”,这就不是人办的事。连她亲生的儿子都这样看,你想想老百姓如果知道这件事情,会怎么看待吕后?

吕后在所有的事件中间,这个“人彘”事件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败笔。你可以杀,可以囚,这都可以,但你非要制成“人彘”,还要让自己的儿子来看,向自己的儿子炫耀,一下子把自己的儿子吓傻了。这个事情,在吕后的人生中间,是最残忍、也最不为后人所认可的事件。

所以“人彘”事件,是吕后一生中最可恶的事情。

民间有一个很强的心理,就是同情弱者。戚夫人固然有取死之道,戚夫人在挑战失败以后,她已经是弱者了,她作为一个弱者,你这样残酷地虐待她,最后把她弄死,把赵王刘如意杀死,你能得到民间的善评吗?不可能啊。所以民间的善评绝不可能给吕后,这就是吕后形象恶劣的又一个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归 霜雪照曦言 七零之鸡飞狗跳的日常 少年江湖之童璟 催泪系导演 我的文豪系统有点不一样 小傻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