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十六章 好象是中了 (第1/6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最新章节!

这次县试的有两到题,都取自《论语》。

一题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另外一题更简单:诲女知之乎。

都是小题。

所谓小题,就是将四书中的某一句截上下句,让意思变得不完整。

比如第一题的原句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二题的原句是:“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两道题目中,三省其身,是个人都听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更是千古名句。也是两题的题眼。

可考官却偏偏将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半句给截去了,剩下的半句,你若不是对儒家经典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但若是知道了,依照句子的意思,按照八股格式论述一遍即可。论述文,别说对苏木,恐怕在座的考生中只要学过几年作文,也能轻易写他几百字。况且,八股文每一段该写什么,甚至用什么词都有一定之规。比如承题的开头就要用一个“盖”字。

童子试,说到底就是考童生死记硬背的功夫,和最基础的分析思维能力。

苏木拿到题目之后,不觉摇头,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写作套路,连中心思想也被题目限定了,这文章作起来也有够无聊的。

略一思索,就将这两题的作法想得透彻。

为了保险,就拿起草稿纸,也不管字迹是否工整,用草书刷刷地写了起来。

古代科举除了发卷子之外,另外还有几张草稿,上面盖着县衙的大印。

严格来说,古代读书人参加的考试并不多。童子试三场,三年考两次。至于后面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三年一届,根本不能同现代人相比。

一个现代学生,从上初中起,单元测验、半期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到高中时,六七门功课,可以说每周必考,早就磨练成人精了。

若说起考试经验,苏木在这个时代可谓是独一份儿的。

当下也不敢大意,先将两题目的大纲和段落大意逐一拟好。

等一切弄好,满意地看了草稿一眼,天光已经大亮。

再看其他五十多个考生,都已经提起笔飞快地写着卷子。今天的题目不难,看他们的表情,好象都很轻松的样子,有的人甚至摇头晃脑眯着眼睛用得意的表情默颂着自己的卷子。

苏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男主死了很多年 全世界我最红[快穿] 教主精分日记(反穿) 豪门生活观察日志 新婚夜被打入天牢,战神皇叔缠上我! 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 失火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