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三 吕后应战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嫡长子继承制的不合理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相对而言,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胜过缺陷。因此,嫡长子继位这一规则在历代王朝中最受重视。因为,这一规则的可操作性最强,人为干扰的因素最弱。

历史上废长立幼带来国乱的不乏其例。晋惠公听信骊姬之惑,杀太子申生,导致国家混乱三世。三国时刘表废长子刘琦,而立幼子刘琮,导致兄弟反目。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兄弟相争。曹操在曹丕、曹植之间的艰难抉择导致兄弟相残。到了清代,甚至不敢在老皇帝生前公布太子,只好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预储遗诏。

另一个作出强烈反应的是此事的最大受害者吕后。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史记·留侯世家》)

从“吕后恐,不知所为”七个字可知,吕后最初得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不知道如何处置。

吕后“恐”在何处?

一是非常担心儿子的皇帝之位;

二是非常担心自己的皇后之位。

前者是夺嫡,后者是夺夫。因此,戚夫人既是情敌,又是政敌。

无论是夺嫡,或者是夺夫,都超过了吕后能够容忍的底线。因此,吕后绝对不会坐而等死。后妃之争势在必行。

戚夫人的专宠已经使自己失去了丈夫,但还保留一个皇后之位;刘如意如果立为太子就意味着儿子失去了皇帝之位,自己也将失去皇后之位。

因此,易位太子是帝位与后位的双重竞争。

但是,此时的吕后经过多年艰苦生活的历练,已经不是尚未出阁时的温顺听话的乖女儿,她已经成熟了。

吕后在短暂的惊恐之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维护自己的利益。她有针对性地做了两点:

一是密切关注。

所谓“密切关注”就是关注事态的发展。《史记·张丞相列传附周昌传》记载了有关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周昌是刘邦任泗水亭长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一块儿起兵。他的哥哥周苛还是一位烈士,为守卫荥阳被项羽所杀。周昌坚决反对刘邦废长立幼。

刘邦问周昌废立太子一事,周昌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是,他一听刘邦要废长立幼,非常恼火,他说:我的嘴不会说,但是,我觉得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做,陛下即使想废太子,我也绝对不接受这个诏书。由于周昌口吃加上盛怒,所以,才有“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归 霜雪照曦言 七零之鸡飞狗跳的日常 少年江湖之童璟 催泪系导演 我的文豪系统有点不一样 小傻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