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二 《周易》之辩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罗自勉谈起这些历史名人来如数家珍,充满敬佩。对毛泽东来说,对这些历史名人的见解,由于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照,更是新奇迭出,见高一筹。罗自勉当然感叹敬畏不置。世上没有任何纯粹的东西。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自然也是杂取众长。

毛泽东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幼年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他也曾依在母亲身旁,跪在家设的佛堂前,向着烟气氤氲中的神像,献出童年的全部虔诚。佛教的教义在后来的无神论者的头脑里还有多少残渣,恐怕他本人也难以澄清。

后来的国外文人学者,用毛泽东睡觉必然头朝东来证明这个马克思主义者仍然是迷信的。这一点,可以从他所有故居中去获取考证。

罗自勉向他阐述的《周易》之见解,也得到了他多次的赞赏。

《周易》二字的训诂有二:一谓“周”者是周代,二谓“易”者是占筮之名。在罗自勉看来,全是胡扯淡。因为中国虽有“看了诗经会说话,看了易经会算卦”之俚语,但《周易》绝对不仅仅是算卦占卜的书。他说古有三《易》,《连山》以艮为首,艮代表山;《归藏》以坤为首,坤代表地;《周易》以乾为首,乾代表天;天能周匝于四时,即乾元、亨、利、贞,亦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无穷期也。生死之谓“易”,“易”乃变化之无穷。“宇宙间周而复始变化无穷”,乃是《周易》的真正含意。

罗自勉认为:《易》道之大,无所不包,其用至神无所不存,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

《易》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至大至博无可比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交感变化无穷,否泰往来,兴雾交替,剥复循环,万有宏深之哲理,此原始反终,并非简单循环,乃终始更迭,推故更新,旧星死灭,新星迭出。天体如此,人事也如此,时而在泰,时而在否,遇泰时不必过喜,时过则否;遇否时不必过忧,时过则泰。虽龙飞在天之时,当防亢龙有悔之日。虽在“潜龙无用”之时,亦无须忧虑,时过则显在天矣!

毛泽东静听老人谈《易》,似群山迤逦,常有奇峰突起。自古风尘多奇士,岂敢相轻?

毛泽东简直认为这个半人半仙的老人,犹如预言自己的命运。宁都之变,是为“潜龙”,飞天之日,必将来临。一种宿命之感,油然而生。深思老人所谈,一种奇怪的迷惘空幻感从四面袭来,他用一种挣脱这种氛围的情绪沉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炮灰师尊他不想[穿书] 狂尊 不沉沦 极品废太子 冰河洗剑录 金枝御叶 大仙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