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38章 大风歌(三十八)反乎冤乎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画外音:

在楚汉战争的大舞台上,韩信的军事才能可圈可点,他有义士的气质,大将的风度,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但可惜的是,这位大将军在政治上却是幼稚的,正是因为这一点要了他的命,而关于韩信之死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韩信是被冤杀的,也有人认为韩信是罪有应得,那么哪一种说法符合历史的真实呢?王立群老师对此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王立群:

一直到今天,学术界关于韩信之死实际上是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叫谋反被杀,咎由自取;第二种就是冤杀功臣,实在可惜。我们先介绍第一种看法,就是认为韩信该死,谋反嘛,你还不该死?认定韩信谋反被杀的这一派的有一个很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韩信的谋反是一个过程,从不谋反到有怨恨,到想谋反,一直到最后真谋反,他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是这一派的基本观点。人们认定韩信没有叛乱,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史记》的《淮阴侯列传》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载了两个说客,一个是项羽派来的叫武涉,另一个就是韩信手下的蒯通,这两个人给韩信说了好多,韩信就是不反,那个武涉说完以后,史书记载韩信是坚决不反,说了四个字叫“虽死不易”,易是改变,即使死了也不改变自己,不背叛刘邦的这个决定,这话说得斩钉截铁,这是武涉去游说的时候韩信表的态。蒯通跟韩信谈了两次,蒯通第一次谈我们详细地介绍过,蒯通第二次谈我们没有介绍,我们不妨在这里把蒯通第二次游说韩信的时候,所说的一些主要的观点介绍一下,大家听一听蒯通怎么样劝韩信的,韩信是如何表态的,这个东西直接影响到许多人对韩信是否谋反的判断,和这件事情有关。蒯通其实第二次游说韩信的时候给韩信着重讲了两点,第一点,有功称王,错,韩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是立了大功然后刘邦封我为王,我有这么大的功劳,他封我王是应该的,我有这么大的功劳,汉王不会不考虑这些问题最后把我冤杀掉,这不可能。所以武涉,包括蒯通他们劝韩信的时候,韩信就一直抱着一个想法,就认为自己有功,封王是应该的。但是蒯通第二次说,你这个观点其实是错的,你觉得你有功封王,你那么信任刘邦就不会动你吗?不对。蒯通从道理上跟事实上两个方面都讲了,先讲道理,再摆事实,你看蒯通很会讲话。什么叫讲道理呢?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你觉得刘邦对你好,那只是你们俩利益一致他对你好,一旦你们俩的利益相冲突的话,他绝不可能对你一直好下去。这涉及到一个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玩的游戏成真了 标记白月光的死对头后 昭昭明月(双重生) 凡尘 宋词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深渊独行 上川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