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四章 1934年12月1日 湘江西岸一军团阻击阵地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彪的望远镜里看到了黄色的浪涛。“足有两个营!”他思忖着,密切注视着敌人即将发起的集团冲锋,“何健拼命了,刘建绪准备孤注一掷……他们把四个师十六个团,全部压到一军团的阵地上……但我不能再退了,必须顶住……”望远镜里的战斗场景,引他想到的不是战争多么残酷(那是明摆着的),而是一种撼天动地的雄浑之感。他看到了人类原始的野性乃至兽性的复归。蛮荒、狞厉之气,使他想到原始部落的斗争。

在二百米之外的山坡上,他把眼前的战斗抽象化了。那不是一军团和湘军的拼杀,而是阶级与阶级的大冲突,是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此时,虽然进入冬令,南方的山林却满目秋色,木叶纷纷,一派肃杀之气。他想起曹操北伐乌桓,路过碣石山时留下的千古不灭的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眼前正是那种冲锋和反冲锋的“洪波”。

林彪转身走向更高的山崖。十几名参谋人员、警卫人员和医生跟随着他。他自行其是,并不跟任何人商量。他要看清敌人更大的纵深,判断敌人攻击的后续力,以便决定投入多少预备队的力量。第一线的激战反衬出敌人后方的平静。这种“静”使人莫测高深,它隐藏着诡诈和危险,它会猝发出撼天动地的惊雷。敌方的许多师团长,是他黄埔军校的同学,在北伐战场上,也都有过赫赫战绩。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分道扬镳,成为仇雠。但并不因为他们是反动军人,就成了懦夫和笨伯,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中不也打得英勇顽强吗?他们的成败,不在某个人的才能大小、品格优劣,而是整个阶级的腐朽还是新生。

“如果我的手脚能够自由伸展的话,”林彪想道,“我可以用两天的时间打垮他们……”他放下望远镜,坐在一块岩石上。几发炮弹落在他身后五十米的地方。他袭击敌人的计划是在几分钟之内形成的。如果就在这个晚上,他用少数部队坚守阵地,就像用一只左手揪住敌人的前襟,尔后把主要力量绕向敌后,用右拳去猛击敌人的脑袋……但是,不能,因为部队的任务不是在运动中去歼敌,而是坚守阵地,保障渡口。他对此深感遗憾。

林彪对自己的部队充满信心。他知道他年轻,但他相信有志不在年高。此时,他望着激战的阵地,沉思默想。他想:如果由他来统帅这支大军。绝不会搞得如此乱糟。他想:如果,我眼前不是一万五千人,而是一百五十万人,我就可以像拿破仑一样纵横天下了!他,作为一个军团长,仍然感到极大的不自由的痛苦,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指挥战斗,他觉得他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男主死了很多年 全世界我最红[快穿] 教主精分日记(反穿) 豪门生活观察日志 新婚夜被打入天牢,战神皇叔缠上我! 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 失火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