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六、清前期中央与地方之博弈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东需协银常为120余万两。

在军事上,三藩久握兵柄,分驻沿疆,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康熙初年,国家养兵共58万有余。三藩兵力,虽只占全国兵力的1/10左右,但其兵将久受藩王豢养,心中只知为藩王家丁,不知有朝廷。不仅如此,三藩除了额兵之外,还拥有私征兵,并给府中成年男子发放兵器,经常操练。因此,三藩的武装力量已构成了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潜在威胁,是清初国家稳定的一个极大隐患。

早在顺治年间,御史郝浴、杨素蕴,布政使胡章,给事中杨雍建等便已疏劾三藩的不法行为。康熙初年,庆阳知府傅弘烈也曾奏告吴三桂图谋不轨。浙江巡抚范承谟更是在卧榻之侧悬一小牌,上书时事数则,第一条便是三藩应撤。三藩势力的恶性发展,使中央政府深感不安。此时,康熙帝已清醒地认识到: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吴三桂非宋功臣可比,乃唐藩镇之流耳。并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决心寻找适当的时机来消除这一在巩固中央集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与长子尚之信不和,疏请归老辽东,以尚之信袭爵留镇。清廷借机以父子宗族不宜分离为由,同意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允其子袭爵留镇,令其尽撤部中家属回籍。七月,吴三桂、耿精忠也疏请撤藩,试探清廷意旨。八月,康熙帝否定了大多数廷臣反对撤藩的意见,毅然下令三藩并撤,并立即派员前赴云南、广东、福建,办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九月,撤藩诏使到达云南,西南震动。十一月,吴三桂公开叛乱,各地藩王先后响应。康熙帝调整部署,沉着冷静,针对各藩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经过8年苦战,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彻底平叛,全国局势从此稳定下来,清王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三藩反叛,对清中央最高决策层震动很大。康熙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巩固清王朝的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作出了一系列艰苦努力,从而形成了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国家基本上处于一个统一、团结、稳定、发展的局面。这为清初、中期封建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奠定了一个坚固的政治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所谓的“康乾盛世”正是产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平定三藩是开康乾盛世之端。

<h3>(二)与台湾郑氏集团的博弈</h3>

平定三藩之后,清廷立即转入了收复台湾,消灭郑氏集团割据势力的斗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崇祯十五年(164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HP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2: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 陆九卿墨箫 说好的冒险游戏为什么打出恋爱END了 回到八零摆个摊 攻略黑心莲夫郎(女尊) 重生欢姐发财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