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79章 学道医:孙思邈的千古名方,化痰湿、降三高、安睡眠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温胆汤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二两),炙甘草一两半。

宋代医家陈无择对孙思邈温胆汤的方子进行了改良,将大剂量的生姜改为五片,然后在方中加茯苓,以增强健脾利湿之力。

经过陈无择改良的温胆汤一直流传至今,也是现代常用的温胆汤版本,对于温胆汤的功效,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孙思邈的温胆汤方中,半夏长于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消,故用枳实、橘皮理气化痰;生姜可助半夏、竹茹祛痰止呕;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从配伍角度看,半夏与竹茹相合,一温一凉,相反相成,对于痰热互结中焦之病症,既清既温,可得中和之妙;

枳实与橘皮,均为理气药,可降胃气、降痰气、降浊气,使盘踞于中焦之湿痰之物散而解之;

生姜与甘草,为调和中焦湿气药,一散一守,散者散痰气也,守者守中气也,可使胃气得和,痰气渐消。

而陈无择改良的温胆汤减少了生姜用量,不使辛温燥热之性干扰心脏之气阴,并增加了健脾安神的茯苓,所以它的治疗不囿于一个“不得眠”,而是扩大为“惊悸”的“变生诸症”。

温胆汤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很多病都是由痰湿引起,治好了痰湿,也就治好了痰湿导致的各种病症。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被男友杀死八次后我和他挚友交往了 昭如日月 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唐朝好相公 调个香水谈个情 鬼嫁 穿成反派校草的同桌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