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第15章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宋威对事态分析的错误,很快就得到了解释。面对这位新朋友的敬意,觉得必需解释一下的张震,伸手摸摸沈毓的脑袋,微笑道:“这话是孩子们的沈爸爸总结出来的,我只是引用了一下。”

哦,沈文华的思维果然延续了理科生的理性特质,这么杰出的年轻人,不从事教育实在太对不起人了,旁观旁听的江教授暗下决心,一定要说服沈文华改行。

看了看咀嚼着这话的江明华,江教授分析道:“‘深奥的科学理论往往来自对艺术的理解、对造物主精神的洞察。’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沈文华首创的。”

“还有典故?”

“有,典故可以延伸出许多个。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都在暮年有这样的感慨,就拿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位科学家举例,扬振宇知道吧。”不等大家表示,江教授看向认真听着的两位中学生,“扬振宇在六十岁之后,曾经说过一句话,‘对物理所知已经见底了,才发现,原来不是物理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但是,在我国,科学和艺术完全是分开的。从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班,大部份大学是或文或理或工。只强调科学执政、科学决策、基础科学理论创新,却对艺术作品限制挞伐。凡是不利于政治团结的、凡是不在主流之内的,都在排斥之列。这样对科学的崇尚,顶多带来技术上的创新,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根本不可能有基础科学理论上创造性的繁荣。”

似懂非懂的中学生们思考着新的问题,“请问……什么是哲学?”

“在中国,用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代替了哲学,但那绝对不是刚才我们所讲的‘哲学’。”给不了标准答案的江教授,探手摸着小小少年们的脑袋,道,“那是需要自己去领悟的,因人而异。”

还有些懵懂的中学生们被蛊惑了,欢欢喜喜地接受了批评教育,当即提起精气神,全心期盼远足快快成行了。

看着这些少年郎,不能再返青春的大人们感慨不已,有这些理智关爱着他们成长的成年人地看护,他们是何其幸运。

江教授道:“张校长,沈文华真的没有意愿成为教育界人士吗?相对而言,现在国家奇缺的是能百年育人的教育家,并非科学家。”

看着一再向沈文华传递全意的江教授,张震笑着摆手,道:“他说他是知识分子,‘分子’都是独立的。他无条件爱着国家,可是这个国家的政党却并不爱他这样的人。他愿意当烈士,但绝不愿意当炮灰。如今,只要针对教育体制跳出来指正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宠妾灭妻,重生我退婚渣男嫁王爷 捡来的刀法 八卦修真界 重生之大唐 嫁入豪门后,乡下千金飒爆了! 黑色武林 毒妃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