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三 无爱之婚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我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说过,无爱之婚,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常规的婚姻状况和婚姻方式。所谓“最常规”,并不表现在统计数字,比如百分之多少的婚姻无爱等等。事实上,谁也提不出这个数字,因为既没有人想到要去统计,而且也不可能进行统计。我们得出这个结论,乃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结婚离婚,均与爱情无关。因此一旦有人“私定终身”,便立马成为“传奇”。恋爱是“传奇”,岂非只有无爱才是“常规”?

在中国古代,私定终身的传奇也很不少。王实甫的《西厢记》算一个,白朴的《墙头马上》算一个,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是一个。其中,又以《牡丹亭》最为离奇: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于牡丹亭畔,醒后感梦伤情,愁病而死。死后,杜丽娘的游魂找到了柳梦梅其人,两人相见如故,便令梦梅掘坟而再生。复生后,几经周折,才终于成就了婚姻。这个传奇,寓意其实是很深的:梦中相爱,即等于说现实中不可能相爱;死后成婚,即等于说活着时不可能成婚。有人说这个传奇证明了中国古代有着“美丽的爱情”,我倒以为它恰恰证明了中国古代实在少有爱情。即便有,也只能是一个梦,很难变成现实。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020G4526.jpg" />

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于牡丹亭畔。(选自《牡丹亭人物图》,清光绪年间石印本,绘者不详。)

因此,对这类传奇故事,中国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大多数人当然是“津津乐道”。因为一方面这种事情实在罕见少闻,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想象力;另一方面,自由恋爱,毕竟是最合乎人性的事情,而且中国历史上又曾有过自由恋爱的时代(详后),所以人们对于这种浪漫行为,在内心深处也未尝不是心仪已久,颇向往之。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可以宣泄压抑的情感,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因此,这类传奇在民间,是大受欢迎的。正因为大受欢迎,才会屡禁不止,久演不衰。

少数封建卫道者的态度则是“歇斯底里”。历朝历代,都有人把它们视为淫秽,列为禁书,大张挞伐,极力诋毁。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这些传奇,确实以其自身的魅力,冲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法,当然要引起这些人极大的仇恨和恐慌。

最“高明”的是《红楼梦》里的贾老太太——“不以为然”,根本就不相信。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HP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2: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 陆九卿墨箫 说好的冒险游戏为什么打出恋爱END了 回到八零摆个摊 攻略黑心莲夫郎(女尊) 重生欢姐发财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