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

二、太平天国之打击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宿命之环】地址:www.404xs.com

西征,继续扩大战果。这样,太平天国雄踞东南半壁江山,与清政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太平天国的猛烈冲击下,清王朝地方的政治力量,尤其是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太平天国基本上摧毁了清政府作为其军事支柱的八旗、绿营武装,使满洲贵族失去了控制国家武装力量的实际能力。除了依靠地方的政治与军事力量,清政府已经难以再同太平天国进行对抗与较量。

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与战争,也使清政府的财政经济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首先是军费的急剧增加。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与咸丰元年(1851年),各省例外拨用的军费就有:“广西军需银1124.7万两,湖南军需银418.7万两,广东军需银190余万两,湖北防堵银45万两,贵州防堵银20万两,江西防堵银10万两,”[1]合计达1800万余两。而到咸丰三年(1853年)夏,刚刚军兴三载,糜银已至2963万两。[2]战争发展到咸丰七年(1857年)夏,仅户部所拨军费就“已及6500余万”[3]两。其次,在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下,清政府的赋税已不能正常征收。如,太平军长期征战并控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是清政府田赋的重要来源。据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全国各地区田赋数额统计,仅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地丁银就达1214万两,约占全国地丁额的40%;征米粮约558万石,占全国的70%以上。[4]运往京师的漕粮,绝大部分都出自这些省份。清政府对这一地区军事和政治的失控,必然要影响到田赋征收的正常进行。至于太平军所及的其他地区,也是这般情况,据咸丰三年(1853年)的上谕,“各省地丁征银,乃国家惟正之供,岂容任意拖欠,以致币藏日亏。至今各省复有民欠钱粮,即如山东省,昨据户部奏应征未解之款,尚有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此外如河南等省及江浙财富之区,未完积欠,均复不少。”[5]在太平军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的盐政收入也大大减少。“国家两淮盐课正杂各歀每岁共银六百余万两,为经入一大宗。三载以来,兵饷增数千万之出,盐课失两千万之入。”[6]总之,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清政府的各项赋税一度降之“平均不足旧额的十分之四、五”[7]。收支不敷的局面日益严重,以至于祁俊藻等大臣于咸丰三年(1853年)奏称:“前因库款至形支绌,俸饷恐致停支。”“原以(有)部库存项,截至八月十七日以后,连应发官票本银,仅存十万余万两。转瞬九月,届期兵饷已无所出。而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HP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2: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 陆九卿墨箫 说好的冒险游戏为什么打出恋爱END了 回到八零摆个摊 攻略黑心莲夫郎(女尊) 重生欢姐发财猫